廢水焚燒爐是指在焚燒爐的燃燒室內,通過可控高溫化學反應,破壞廢水中各種有害物質的分子結構,把廢水氧化成CO2和H2O等無害物質的技術。廢水焚燒過程可分為蒸發、氣化、氧化3個階段。廢水中的水分在高溫環境中首先蒸發出來,可燃組分呈霧狀細滴。而后,有機物氣化,高分子有機物可能會裂解為低分子化合物(反應溫度約為700~800℃)。最后,氣態有機物與爐內的氧氣發生氧化反應,生成CO2和H2O,并隨煙氣排出爐。
廢水燃燒的主要特點如下:①燃燒速度與液滴粒徑的二次方成反比。液體物化越細,燃燒速度越快,燃燒越完全。②高于900℃時,廢水的氧化反應速度快,燃盡效果好。而當溫度低于850℃時。氧化反應速度減弱,限制了燃盡效果,此時要求廢水的霧化效果較好,從而提高蒸發效率,改善燃盡效果;霧化效果主要取決于霧化液滴中大顆粒范圍內的粒徑分布。③這些物質一是本身有的具有較強的腐蝕性,二是它們在燃燒轉化反應中產生的未被燃燒氣帶走的鈉鹽與焚燒爐的耐火材料發生反應,使焚燒爐的襯里材料發生破壞,影響焚燒爐的正常運行。
一:廢水焚燒爐內襯耐火材料的選取及材料特性
我們發現在廢水焚燒爐使用過程中。當廢液噴射霧化正常時,焚燒爐內襯的耐火材料侵蝕剝離主要是由部分未被充分燃燒的廢液和廢液燃燒產物與爐壁內襯耐火磚接觸發生了反應,在耐火磚表面上產生了會使其損壞的第三種熔融化合物,使內襯產生裂紋,反應后的化合物易于從內襯表面剝離,從而帶離走有裂紋的部分內襯耐火磚,使爐內層逐漸變薄,而上斜段與中間直段1/4部位是混合主反應區,是霧化廢液與燃燒產物在爐壁聚集量最多的部位,接觸反應最為嚴重,因此侵蝕剝離最嚴重;當廢液噴射霧化不正常時,大部分廢液直接噴射到爐襯上,使受沖刷的局部內襯溫度急劇降低,與周圍的爐內襯層形成溫度差,從而產生內應力,當內應力超過爐內襯強度時即產生裂紋,隨著時間的推移,裂紋不斷擴展延伸,發生斷裂,造成爐內襯不斷剝落變薄,而上斜段與中間直段上1/4部位是沖刷侵蝕最直接接觸的部位,因此侵蝕剝離最嚴重。為此,我們必須選用耐侵蝕性能好、抗熱震性高、高溫體積穩定性好的耐火材料作為焚燒爐的內襯材料
二:內襯耐火材料的選取
結合焚燒爐的內襯在上斜段及中間直段的上1/4部位最容易受到損壞,且損壞最嚴重的情況,綜合考慮材料的理化性能與經濟成本,我們選用含鋯耐火澆注料與莫來石磚及相應配套的耐火膠泥材料,在焚燒爐整個內襯做了重新砌筑,采用這種內襯結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同類焚燒爐的爐襯耐火材料選取提供了一個參考。襯里層之所以能使用這么久主要是因為耐火澆注料中含有一定的Zr2O3,起到了一定了抗剝落和侵蝕的作用。在高溫下耐火澆注料中的Zr2O3與AL2O3產生化學反應形成ZrSiO3晶型,生產單斜型Zr2O3填充了部分耐火澆注料的孔隙阻止了相應的化學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