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定形耐火材料應用中,有了優良的材料,必須有精湛的設計及選材,才能有利于施工和使用,達到提高窯爐及熱工設備壽命的目的。 在現代窯爐設計中,精心選擇襯體材料、合理設計襯體構造和恰當確定施工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相輔相成的。襯體的選材原則,應根據窯爐及熱工設備的種類和使用條件而定。同時,應隨材料品種、工程對象和現場條件而變化而保證工程質量。
爐墻用材料的選擇,應根據窯爐種類和使用條件而定。總原則是做成輕、重質料的復合爐墻,其厚度分別為40~150mm和230~350mm。輕質料可用硅酸鈣絕熱板、耐火纖維氈和體積密度為0.8~1.3g/cm的耐火澆注料或隔熱耐火磚等;重質料則分別選用高鋁質、黏土質、含鉻或含SiC等耐火可塑料,易磨損或個別高溫部位,也可選用剛玉或莫來石質耐火可塑料。下圖為爐墻耐火可塑料施工中用的錨固件和支撐件。
圖1支撐件是用螺栓與爐殼連接的。當爐墻較高時,采用該件與錨固件共同支持爐墻的自重,以防倒塌。支撐件從爐底工作面起,高度方向500mm處可安裝一排支撐件,再每隔1m左右安裝一排,依此類推。支撐件水平中心距為500~600mm;
耐火可塑料襯體中的錨固磚布置,可用直線形即橫平豎直布置,也可用梅花形即任意7塊磚均排成梅花狀。從爐底工作面起,高度方向約400mm處安裝一排錨固磚,再每隔 450~500mm 安裝一排,依此類推。最上一排錨固磚與爐頂工作面的最小間距為≥350mm;錨固磚的水平中心間距約為500mm;遇有孔洞時,其孔洞工作面與錨固磚最近面的間距,一般應大于 200mm。 錨固磚與爐殼間的3種連接方式:圖a為兩端活動式,應優先選用。圖b和圖c的一端與爐殼焊死或螺栓連接。應當指出,爐殼與錨固磚端部的間距應≥4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