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硅礦熱爐爐體包括爐殼和耐火材料兩大部分。爐殼和出硅槽是由鋼板焊成的并附有加固圈和加強筋。其內砌筑耐火材料,內襯炭磚必須與爐殼絕緣良好,爐襯要求保溫性能良好,以減少熱量損失。爐殼有圓形和矩形兩種,目前絕大部分工業硅礦熱爐為圓形爐殼。
一:砌筑前檢查工作
砌筑工業硅礦熱爐前先檢查各種砌爐材料按要求備齊,嚴格檢查質量,對爐殼進行檢查,爐殼的形狀要規整,主要尺寸要符合要求,爐殼設置要水平,爐殼中心和極心圓中心要對準。
二:開始砌筑
先在爐體附近的空地上木板鋪平,在木板上以爐底第一層炭磚半徑劃一圓,全部炭磚都要在此圓上預砌。預砌從圓的中心線開始,先鋪第一排炭磚,然后兩邊分別砌筑碳磚,每排炭磚及每塊炭磚間以及炭磚與爐墻粘土磚的距離為40~50mm:預砌時,炭磚多余的部分應去掉。炭磚加工完畢后,在磚面上標上順序記號,以便砌筑。砌筑時先找好中心。在爐底先鋪一層10mm厚的石棉板,石棉板的接縫處要疊放,要靠緊爐底鋼板。在石棉板上鋪一層80~100mm厚的高鋁骨料,其粒度為3~8mm,它可以緩沖爐體加熱后所產生的膨脹力,并有保溫作用。在爐底高鋁骨料層上干砌第一層粘土耐火磚,磚縫應小于2mm。水平砌公差要小于5mm。檢查合格后再砌第二層。第二層、第三層可干砌,也可濕砌。砌縫要盡量小(不超過2mm)。濕砌時,泥漿要飽滿,充填要實。在爐墻四周從爐底開始直通出爐口砌筑8~12個排氣孔。同時在爐底和爐墻要放置測量溫度和電壓的有關儀表。爐底磚一般采用“人”字形砌法,每層砌磚方向與前一層錯開30°~50°,共砌筑8~10層。砌筑爐底粘土耐火磚的同時,放置爐墻的石棉板,留出彈性層的空間位置(80~100mm)。每次砌完三層粘土磚填充一次高鋁骨料。砌完爐底粘土磚后砌筑碳磚圍墻粘土磚層。砌到一定高度后,鋪第一層炭磚。炭磚之間,炭磚與圍墻之間留40~50mm縫隙。砌第一層炭磚時,砌筑碳磚的方向應與出硅口方向交錯成120°。此后每層炭磚都交錯成60°,第三層炭磚正對出硅口。擺放炭磚之前鋪水平糊(石墨粉:水玻璃為2:1)10~15mm左右,炭磚放正,擺放每層炭磚,磚縫之間用木楔緊固,以免發生移動。底糊加熱良好,倒入炭磚立縫,每次倒入厚度不得超過100mm,分層搗固夯實。每條縫要求填滿、填平搗實為止。第三層炭磚必須與一側出硅口中心線平行,中間的一行炭磚從出硅口伸出100mm。
爐底碳磚砌筑完后,要認真檢查是否合格(水平公差不超過±5mm),進行補救修理。砌筑圍墻炭磚,放置石棉板,粘土磚與石棉板之間留彈性層80~100mm。每砌3~5層,填充一次高鋁骨料。
爐底兩層炭磚砌好后,開始砌筑爐墻炭磚,爐墻炭磚距粘土磚墻50~60mm,內用冷搗糊填充。爐墻炭磚低下仍用水平糊填充,其厚度小于5mm。為延長爐襯壽命爐墻炭磚縫搗固后,炭磚上部爐膛口部位要采用優質粘土耐火磚,砌筑成階梯性。為補償爐底碳磚立縫底糊加熱后的收縮,在底糊縫面上,鋪設搗打寬約100mm、高約為30mm的筋條,邊緣直角處也用底糊填充打結。爐墻炭磚上表面水平公差±8mm,與爐底碳磚接縫處小于5mm。立縫內側40mm,外側70mm左右,炭磚和圍墻間立縫40~50mm。爐墻炭磚正面砌黏土磚:逐漸向爐殼方向收縮砌成梯形,最上面三層磚外側不留彈性層。通氣孔上升至爐墻上緣,其出口處用磚覆蓋住。
砌筑出硅口溜槽時溜槽鐵板上面鋪一層石棉板,其上擺兩塊加工過的小炭磚(400~600mm),兩側用粘土磚卡住。必須使炭磚延伸到外部,長出溜槽鐵板100~150mm,炭磚縫隙與溜槽表面鋪冷搗糊,使其燒結牢固。
炭質爐襯的出硅口,在使用中收到氧化,有時侵蝕嚴重,當損壞到一定成都時要進行熱修。在熱修前將出硅爐眼封實,用燒穿電極燒烤,盡量燒深,消除殘渣和冷合金:先防止直徑100~150mm的紙制高密度管或棒進入爐眼沿爐殼砌筑粘土磚堵墻達到一定位置,然后灌入冷搗糊進行搗打,知道搗打密實。
出硅口溜槽的炭磚,由于氧化侵蝕變短、變薄,應根據情況進行更換。損壞嚴重時應重新休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