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廠轉爐濺渣護爐技術是美國LTV鋼公司于1991年開發的,并與1994年再252t轉爐上使用成功,爐齡達到1.5萬次多,目前最高爐齡達到2萬次左右。該項技術具有提高爐齡、節約耐火材料、增加鋼產量和無污染等優點,迅速推廣到全世界。
轉爐濺渣護爐的基本原理是在煉鋼過程中加入富鎂材料,以便形成MgO達到飽和狀態的終渣,其組成和性能近似耐火材料,出鋼后留下部分終渣用氮氣噴吹濺到爐壁上形成耐火涂層,達到護爐的目的。該技術的關鍵是改進造渣工藝和材料,以滿足濺渣護爐的技術要求。
造渣材料即改渣劑的改質與改性和添加改渣劑的時間和數量,各轉爐煉鋼廠均不相同。因為各轉爐煉鋼的熔渣成分不同,添加改渣劑的品種和數量也不同,各廠應根據生產和操作情況而定。其目的是改變MgO-C 磚與熔渣之間的界面狀態,使原磚-脫碳層-渣界面處于穩定,即抑制了MgO-C磚的蝕損速度,提高了轉爐爐齡。
改渣劑主要有輕燒白云石、生白云石、鎂白云石、輕燒鎂砂和鎂砂等。在生產過程中,采用上述材料并加破碎機、發泡劑和吸熱劑,粉末成粉和壓球,干燥到有一定的強度即可。改渣劑為球形的,直徑為25~30mm。制球時加入破碎機,投入爐內幾秒鐘即可粉碎與渣反應:發泡劑是能使熔渣翻滾、加快其反應速度并使渣成分均衡:吸熱劑是降低終渣溫度,提高其粘度及爐襯的附著力。
某廠采用自制的改渣劑,其圓球直徑30mm,MgO>50% ,體積密度1.8g·cm³,含水率<1%。該改渣劑投入到爐內,迅速破碎、熔化并與熔渣反應,實施濺渣后,在爐襯上明顯形成均勻的爐渣噴涂層,說明濺渣的粘度和稠度符合濺渣護爐的技術要求。下表為改渣劑使用前后渣中MgO 與 TFe 的含量。
從表中看出,添加改渣劑后的熔渣,鐵含量平均降低2.46%,MgO 含量平均升高2.45%。這表明熔渣改質明顯,能實施濺渣護爐,并使爐齡顯著提高。